她走了,用一生的时间“匍匐在地上,擦去祖国的耻辱”

日期:2023-05-12 12:04:18 / 人气:174

“来源:环球人物。

“十年的耻辱和痛苦今晚一去不复返了,

草很迷人,很迷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近日发布讣告称,该所退休干部黄令义于2023年4月20日逝世,享年86岁。

黄令义对普通大众来说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但在芯片领域却是大名鼎鼎。

从二极管、三极管、大规模集成电路,到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第一颗CPU芯片,黄令义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微电子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退休后,她继续发光发热,成为龙芯R&D团队的项目负责人之一,被誉为“中国龙芯之母”。

歼20和北斗卫星可以拥有中国制造的“心脏”,成功打破西方技术的封锁。他们的背后,是黄令义等一批芯片人的努力。

为了研发芯片,龙芯中科董事长胡曾经邀请65岁的黄令义“出山”,亲眼看看这位老前辈有多努力。

他告诉环球人物,已经快80岁的黄令义每天还在公司上班,拖着鼠标在电脑上检查电路。他想说不要那么努力。黄令义脱口而出一句话:“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地上爬,把祖国的耻辱擦掉。”

黄令义讣告。

与微电子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黄小姐小时候经历过抗日战争。在桂林,她在防空洞外看到一个5岁的小女孩被侵华日军的飞机炸死。‘干祖国之耻’,这种精神代代相传。胡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1936年,黄灵甫出生于广西南宁,祖籍广西桂林全州县两河镇陆水村。年纪轻轻就经历了山河破碎的绝望,流离失所的痛苦。成年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1958年,黄灵仪毕业后被推荐到清华大学学习半导体,从此与微电子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当时,清华大学的半导体专业刚刚成立,黄令义等一批新生肩负着将中国的半导体专业发扬光大的重任。

两年后,黄令义返校,在华中工学院创办了半导体专业,并亲自教授半导体器件与材料这门课程。她带领一群年轻的师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半导体实验室。

“什么都自己做,还研制出了半导体二极管。当时能受到时任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这位我们心中敬仰的著名诗人、作家的考察和鼓励,我们非常激动。”黄令义曾回忆说。

上世纪60年代,黄灵仪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所101组2室工作,潜心科研。

为了突破“两弹一星”的瓶颈,国家成立了两个计算机研究所,专门从事微机和三极管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芯片研究团队,黄令义是组长。在没有信息、设备、人才、材料的情况下,她带领团队成员努力工作,成功研制出半导体三极管。

此后,在大型通用计算机的研发过程中,为了尽快研制出性能稳定的存储器,黄灵仪和她的团队开始一步步突破。他们研制的芯片获得了1978年美国国家科学大会的重大成就奖。此后,晶体管的研发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国集成电路和芯片的发展已经开始接近世界水平,但差距依然明显。

2004年,龙芯2C芯片设计和运行成功后,黄令义(右一)和龙芯课题组成员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

“琳琅满目的非国产产品,

我眼中的泪水。"

1989年,黄灵仪受邀参加美国国际芯片展,但她万万没想到,在那里她会受到生活的刺激。

在加州拉斯维加斯的展览现场,她参观了一个星期。几乎到处都是上千个展位,唯独没有找到中国的展位。终于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几个拿着长城公司塑料袋的中国人。她马上和他们打招呼,亲切地问:“你们是来看展览的吗?”“不,我是来参观的。”

她在日记中写道:“琳琅满目的非国货,热泪盈眶。”这更加坚定了她“为祖国洗刷耻辱”的决心。

回国后,黄令义继续研究集成电路,从建立版本库到探索寄生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一切又重新开始。在此期间,她领导的两个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

随着黄灵仪在业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2000年,有关单位推荐她参加了在德国纽伦堡举行的国际发明专利博览会。这是中国首次向外界展示芯片产品,也是德国首次邀请中国科研人员参加。黄令义带着研究成果来到德国。

在那次展览上,黄令义一行让外国人感受到了中国的坚持和毅力。

“大概32个人去了全国。别人的摊位是一个公司,我们是一个国家。展位小,人多,但毕竟突破了‘零’。”黄灵仪曾在自述中写道,“回国的大巴走了大概一半的路,被告知我发的专利获得了银奖。我高兴的时候写了几个歪歪扭扭的句子:华夏尊泰山,子之荣辱轻;四十年了,我没有意识到我的头发已经变成了雪。纽伦堡夜晚繁星点点,祁鸣银位于中国。十年耻辱今夜一去不复返,芳草迷蒙。"

“但我激动的时候,会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芯片做出来,没用,锁在抽屉里,中了奖。那又怎样?只是一张纸而已。”黄令义的内心始终不甘。

65岁“出山”

2001年,65岁的黄灵仪已经退休,但她的志向并没有实现。这时,中国科学院胡教授等人发出了建造中国芯的集结号。他们亲自找到黄灵仪,邀请她从事芯片工作。

对于这段记忆,黄令义曾经说过——2001年12月左右,夏院士的博士生给我打电话,说夏和主任想见我,希望我能帮助计算的CPU做物理设计。第二天,一群年轻人坐在一个大会议室里。有人介绍了一下情况,给我看了他们用FPGA成功开发并烧录的CPU芯片,并提出了要求。

当时黄令义回复说:“请让我考虑三天。”

会后,黄令义问“你有多少钱?”答案是200万,但如果想留住100万研究生,最多只能用100万做CPU。这时候黄凌一惊,软件、选片、人工、返工的费用...差了一个数量级!当时她有点不敢捡,但又怕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然而,在内心深处,黄灵仪对计算有着深厚的感情。最终,她决定加入龙芯R&D团队,成为项目负责人。

2002年8月10日,我国第一个通用CPU龙芯一号研制成功。虽然性能差距很大,但确实打破了国产电脑无核心的历史。

在黄令义等芯片制造商的不懈努力下,“龙芯3号”等一大批国产高性能芯片应运而生,并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福兴高铁实现100%国产化;歼20等先进军事装备,装备相控阵雷达,换装中国自己的“心脏”;北斗卫星还搭载了中国芯,彻底打破了西方的技术封锁。

黄灵仪曾坦言,参与龙芯项目是她人生中最紧张、最辛苦的工作,但也是最舒服、最快乐的工作。

“因为太相似了,充满了同样的激情,同样的时代使命感,同样的奋斗,同样的对国家的需求,同样的进步。”

2020年1月,黄灵仪获得中国计算机联合会夏女科技人员奖。中国计算机联合会的获奖理由写道:“黄令义研究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研制一线,参与了从分立器件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过程,为我国计算机核心器件的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黄灵仪获夏奖。

以黄令义为代表的芯片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从二极管、三极管、微型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等等,做出了中国人自己的芯片。

黄灵仪一生致力于“为祖国洗刷耻辱”。


作者:新宝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新宝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