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粒米”中感受文化中国的“一粒米”前世

日期:2023-07-11 11:43:45 / 人气:169

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折射着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壮丽画卷。水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大米仍然是世界上的主要食物之一。中国稻作农业起源很早,稻作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塑造了当今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惯,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气质。6月1日起,央视2023年重点项目、大型美食文化探索节目《中国米食大会》在央视财经频道黄金档播出。通过《一粒米》,感受中国文化的厚度和长度,为观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盛宴。中国水稻种植的发展历史悠久。2000年11月,考古人员在浙江省浦江县发现了上善遗址。此后,他们又发现了一万年前有明确属性的栽培稻、最早的聚落村落遗存和大量彩陶遗存,充分证明这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起点。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国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稻作制度,包括稻作技术、节气历法、粮食加工方法和烹饪习惯,以及相应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与稻作农业密切相关的稻作饮食文化流传至今,并在不同地区发展,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浙江,从山海风味的海鲜米豆腐,到传统美食慈城年糕、湖州粽子、梁弄大饼,再到酸甜苦辣的创新美食咖啡汤圆,米香千变万化。在广东,人们不仅喜欢非遗食品——珍珠烤稻草、风味食品“煮粥灶”,还喜欢“薄如蝉翼、纯如雪”、米香浓郁的陈村粉。在湖南,极具民族特色的土家糍粑很受欢迎。在云南,有许多不同口味的米粉。在海南,膨化鱼粥、港门酸粉、山岚米酒、菠萝海鲜炒饭等特色美食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历史悠久的米食文化依然充满活力,成为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生动注脚。粮食安全“全国第一”。水稻种植的成熟发展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自古就有“苏沪熟,天下足”的说法。半个世纪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研制成功并推广,帮助中国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解决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当今中国,从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到开展“光盘行动”,在全社会营造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让中国的饭碗更有保障。前世,一粒“米”,凝聚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汗水,折射着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镌刻着中华文明的壮丽画卷。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必将在不断的奋斗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作者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高级编辑)人民日报(2023年07月05日)[责任编辑:黄]

作者:新宝娱乐




现在致电 888891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新宝娱乐 版权所有